(雅昌艺术网讯)2019年6月16日,“信号·2019·梁宇”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武汉美术馆联合主办,展出艺术家梁宇近期创作的以中国铁路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以绘画和多媒体的艺术形式庆祝***成立70周年。
“信号·2019·梁宇”嘉宾合影
“历史与当下——梁宇艺术研讨会”现场
梁宇,现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等职。作品曾入选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渥太华国际版画展、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匈牙利中国当代艺术展等国际展事,并在香港文化中心、广东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加拿大温尼伯美术馆、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个人作品展,画作相继被中国美术馆等中外美术馆收藏。梁宇长期关注中国铁路发展、并以此为主要创作题材,以信号灯、火车头、铁轨为创作题材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具有标识性的艺术实践。
本次展览策展人、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致辞并主持开幕式
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李蓉致辞
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致辞
本次展览同样围绕铁路展开,展出作品包括油画、水彩、摄影、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影像作品以2019年铁路春运为创作主题,装置作品则以铁路老物件结构新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情地讴歌建国70年来中国铁路的飞速进步,也热烈地抒发着艺术家从小就深埋在心底的挚爱中国铁路的赤子之情。
《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尚辉致辞
艺术家梁宇致答谢词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李劲堃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我的少年时代生活在寒冷的东北,每当看到铁路上信号灯亮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希望,心里觉得非常踏实温暖。思乡、怀旧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在社会飞速向前的今天,常常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告别,事物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作为一名铁路子弟,在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繁荣和辉煌,见证了东北工业的困惑和调整、国企的改制和新生后,那个把火车头当玩具、把铁路当游乐场的少年已经长大。”
“信号·2019·梁宇”展览现场
艺术家个体的形式语言及风格是一位艺术家之所以存在和被认可的标志。风格的张扬绝非出于造作的需要,而是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坚持忠实于自我感受的自然结果。艺术家的风格形式与其个性特点、艺术修养,对艺术的认识度等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它反映了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看法。可以说,任何的经验和历练都可能成为铸造个人风格的一块基石。个人感受、个人爱好、个人性格、个人的顿悟等荟萃而成“个人风格”。
“信号·2019·梁宇”展览现场
在梁宇看来,独特的艺术形式应该源自艺术家对艺术真挚的理解和执著的追求,艺术形式的形成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表现出艺术家本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绝非昙花一现的“花把势”。不能为了“新锐”而“新锐”,哗众取宠折磨自己,更折磨别人。不论哪种“独特”,都不能脱离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生存状态;不论哪种“创新”,都应该是画家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之后,水到渠成、天赐而成的结果。
“信号·2019·梁宇”展览现场
“信号·2019·梁宇”展览现场,观众可以在此互动感受“高铁速度”
在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看来,在梁宇的作品中,铁路的“信号灯”是一个醒目的符号,它们既是真实的、具有实用功能的物件,在梁宇的作品中,它们又被转换为关于时间与速度的象征,尤其是对铁路信号灯独有的光芒的捕捉,形成了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醒目地向人们发出关于记忆的“信号”,引导人们朝向信号灯照耀的历史深处,也提示今天的时代变迁。
“‘信号灯’已经成为梁宇作品的重要符号。在梁宇的‘信号灯系列’、‘远方系列’等铁路题材的作品中,他自由自在地挥洒着大片、大片的鲜艳的黄色、蓝色,或用红色做图像背景,这些艳丽的色彩与灰旧的火车头、信号灯、铁路和旧厂房等大工业时代的景物相融,呈现出一种极其奇妙的幻觉气氛和效果。画面上,那些已成为工业文明遗迹的高大的车间、耸立的烟囱、交织的铁道以及冒着白烟的火车头等元素,无声地流露着梁宇内心深处的对以往时代英雄的诗意眷恋、怀旧情绪和深深敬意,以及对未来的希冀”。
“信号·2019·梁宇”展览现场
梳理了梁宇近年作品的变化,范迪安认为,梁宇站在物象的历史时空和自我心理的当下感受的双重维度之中,在对物象的存在状态投入关注的同时融入个人的切身体验,反映出他独特的思维和探索的勇气。他作品中的历史感和语言表现的当代性有机融合在一起,显得单纯而富有力量。这些年,他的创作在都市景观、“一带一路”主题等方面又有新的拓展,画面视野更加宽阔,空间结构更加丰富,笔触和肌理更加写意表现,都显现出艺术表达的通畅与自如
而在梁宇的艺术表达上,范迪安则总结为“在主题的关注和语言的表现二者关系上,梁宇找到了一种完美的结合”:“像所有在改革开放时代成熟起来的中国艺术家一样,梁宇曾经接受过传统的艺术教育,但在开放的文化条件下,他也对西方现代以来的艺术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期从事版画的艺术素养更潜在地支配着他在绘画上朝向极简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通常以明亮的纯色铺设背景,用厚重的暗色和有力的笔触塑造工业产物的躯体,画面的结构透溢出一种来自机械的冷峻秩序和厚重质感。他特别强调光影的运用,用极为强烈的明暗反差来强化画面的力度,无论是彩色系列还是黑白系列,都传达出一种铁道工业的雄强力量。在一些以黑白色调为主的作品中,画面兼有神秘与静谧的气氛,展现一种空寂与苍茫的超现实意味”。
《月台·西站》120×90cm 2019
以下为研讨会内容节选: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在我看来,此次梁宇的个展不仅仅是关于一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呈现,更多的是通过“信号”上的物品、细节,让我们回到了一个工业时代的记忆,这对梁宇的艺术创作是一次很大的提升。关于当代艺术、关于如何能够让物品自己发声,我想梁宇此次选择武汉美术馆、选择武汉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学术重镇,,实际上正是想让他的艺术创作能够在这样一座城市得到某种回响。
《月台·启程》120×90cm 2019
李劲堃(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院院长):从画家的身份来看,这次的展览对于“当代艺术在21世纪的中国如何延伸”给了很好的回应,梁宇以艺术家的角度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多样性的艺术探索。
在唐宋等多个时代,我们的前辈先后企及了多次艺术高峰,所产生的活力是世界民族美术中很多国家文明无可比拟的,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巨大能量。到了21世纪,中国如何在世界美术历史上产生与我们的国家生产力相匹配的影响力?这次梁宇先生的展览用艺术家的表达方式,以铁路的变化为线索,看似是在留影身边的事,实际上记录了国家和时代的变迁。
我们在梁宇的展览上,看到的是梁宇在深圳的25年,也是中国铁路从一个起步阶段迅速进入世界格局并成为中国的重要技术名片。也正是在梁宇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担当的角色,以及在世界美术上如何去探索、发现中国自身的艺术规律。
《月台·列车》120×90cm 2019
张桐胜(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学会副主席):梁宇的展览首先让我看到了摄影和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现代科技、现代材料、现代理念的发展,绘画和摄影在技术、理念等多方面的融合,我想一定是未来更加凸显的方向。
其次,这次展览的展陈非常用心,绘画语言、影像语言、摄影语言的三者结合让我们的艺术更加鲜活。沧桑的枕木上刻着岁月的痕迹,铁路上的光、信号灯、手电筒、电话等元素,让整个展览很有温度。这样表现一个古老中国在前进中的沧桑历史,以高铁速度表现70年代以来国家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巧妙的。
无论是梁宇的作品,还是策展的方式,这个展览都为生活在当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在文化艺术大繁荣的时代,不同的艺术门类应该如何为时代留影;当代艺术家应该如何用自己的艺术表达去反映好、歌颂好、传承好这个时代。
《月台·岁月》120×90cm 2019
王永(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如果说要用一种形式和载体来表达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铁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形象,它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每个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讲,梁宇的“信号”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一个主题性的展览。
每一位走进展厅的观众都会有关于铁路的经历和感受,,我相信这个展览能够引起所有参观者的共鸣,这是艺术的魅力和作用。从这个方面讲,梁宇的展览特别有意义,他通过与观众的共鸣能够引起更多外延的思考。
尽管是记录整个铁路发展历程的展览,但是梁宇并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我们在现场看到了多种角度、多种艺术形式,甚至运用了带有观念性的、多媒体的表现,这已经不再是讲述和再现,而是在回忆之外海带给了观众感染和思考。
《月台·链接》120×90cm 2019
董小明(深圳文联名誉主席):信号灯这个题材照亮了梁宇近十年的创作方向。在这条路上,他找到了艺术家在探索绘画的现代性、在寻找中国艺术当代形态上的方向——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可以说梁宇的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艺术上的探索追求,同时也看到了一种守正创新的语言特色,这才是梁宇此次展览的最成功之处。
《月台·信号》120×90cm 2019
吴洪亮(北京市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刚才李劲堃主席谈到中国历史和中国今天国际化的逻辑,这也许是一种历史信号,中国传达给世界的新的历史信号。我小时候听说,在国际语言中,有一个词不用翻译,叫“大锅饭”,最近我在国外听到了不用翻译的一个词,是“一带一路”,这个事儿很重要,就像我们说吉普、我们说沙发,“大锅饭”与“一带一路”这就是之前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的“信号”。而当下的中国最有名的可能是高铁,它的回忆是与铁路有关的。我想这是梁宇比我们更早意识到的“信号”。
进入新世纪的前期,我发现大家都开始做与回忆有关的创作和展览,包括我们今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Re-睿”的概念。所有回忆的过程都是对未来的一次前瞻——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包括孔子复周礼,这是人类每一次遇到大事件之前的一个有趣的态度,我想大概是通过对过往的经验累积,去寻找一个未来动作的支撑,梁宇给我们提供的“信号”就是把与这个国家多年发展的有逻辑关系的过往,而且与他深刻的个人记忆有关的物象重新进行艺术的阐释,这种阐释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昨天和梁宇一起走在展厅里,我发现现在的电话已经不是原来电话的样子了,就像今天的铁路也不是原来的铁路了,但是在新的通讯工具上的符号还是过去的,尽管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所以每一次固有的符号就变成了人类体能和基因的一种传递,这种传递代表了人类对速度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这大概就是刚才所说的“守正创新”。
《月台·联通》120×90cm 2019
鲁虹(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在梁宇的创作中,一方面他对传统的媒介进行了新的开拓,同时在传统媒体和跨媒体融合方面做出了探索,把影像和设计的元素纳入传统油画的创作中,使他的创作形成了个人的特色。
这次在布置展览的过程中,梁宇将影像和现成品一起使用,把我们代入了历史的情境中,很好地实现了他的理念。相对于之前,梁宇在综合媒体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开拓。
许奋(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梁宇先生的这个展览选取以铁路、火车为题材,是非常国际化的表达。艺术家运用图像表达的形式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怎么在国际上与人交流的过程——从铁路和火车引进的时候就是一种国际的语言引入了中国;现在的高铁将中国的现代化、将中国的信息和信号又带向了国际,这是置身于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的思考。梁宇先生通过选取铁路这个自己非常熟悉的题材,在画面上找了很多具体的细节,最后从图像的记忆中抽离出各种形式的创作。
我们刚走过40年的改革开放,今年又是建国70周年,往后又是**100周年,梁宇先生的展览向我们传达了关于中国100年现代化进程的思考,这是我们当今用艺术家的身份来进行图像思考、图像诉说、图像表达最重要的方式。
《月台·道钉》120×90cm 2019
冀少峰(湖北美术馆馆长):梁宇的这次展览,和他之前几次个展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形成了更加多元、多样的作品呈现。展览上的钉子、枕木等现成品,还有各种的信号、旗帜、电话,包括信号上的很多词语,都可以看到他在这个方面的用心、用力。
在作品上,梁宇也有了一个突出的变化:平面到立体的变化,静态到动态的结合,二维到三维的结合,还有架上与架上的结合,这个结合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另一方面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铁路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铁路把我们推向了加速的未来,把我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梁宇在作品中抓住了对于加速世界的思考,这个也是中国在迈向现代性的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的整个社会所普遍存在的焦虑意识,让我们大家随着他的记忆和思考,这个里面不仅有着对于早期工业革命的记忆,同时也有着一种对于未来的焦虑,而这种焦虑通过梁宇2019年作品急速的变化都能够感知到。
《信号·远方》200×160cm 2011
刘寿祥(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主任):梁老师的作品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示,他把他儿时的记忆作为画画的原动力,画起来自然就有情感、有细节的表达,这对我们在创作方向上的启示就是绘画一定要和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
在梁老师的画里可以看到油画、水彩、综合绘画包括影像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开拓性的表达方式,这对我们很多画家都是有启示意义的,绘画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而应该把自己的审美态度都放在文化大发展的态势下来考量,我觉得这是艺术家需要去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李乃蔚(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在这个展览上,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三个符号:老式机车、信号灯和枕木,我从这三个符号一下就联想到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叫《铁西区》,它讲的就是通过铁路的形成来解读当时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败。所以在看到梁老师选择的艺术符号时,感觉突然从老式的工业符号一下子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高铁,实际上也就是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梁老师通过艺术的符号,也通过绘画、摄影和装置表达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话题让每一个观众也可以与作品形成自己的共鸣。
《信号·远方》160×200cm 2011
陈勇劲(武汉画院院长):看着展览回忆曾经的绿皮火车的经历的时候我就在想,当今天成为明天的历史,后来的人又会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现在发生的事情呢?特别是这写事情被放在历史的线索里面又能读出怎样的社会意义呢?梁宇先生用他的作品给出了基于今天对昨天的记忆的记录,他在期待有过今天的观众给出不同的感受。同时,这个展览的意义还在于,用一个特定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积极的意义。
《时光记忆-1》 65×80cm 2014
高小林(武汉美术馆艺术总监):梁宇先生的展览在社会学和美学上有双重的意义。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历史与当下”,为什么要讲历史?历史是昭示未来的,所以我认为梁宇先生他的艺术视野不仅代表着过去,而且意味着今后。梁宇先生是一个水彩画家,我认为他对当代艺术有一个历史的观照和对未来的前瞻,这一点是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
宋文翔(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梁宇先生在展览当中通过图像、符号这两种视觉的关键词在不厌其烦的向观众诉说着自己的关切,这是梁宇作为艺术家的个人记忆,实际上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集体情感的体现,梁宇在这次展览当中力图通过现代艺术画面的形式感和影像装置等当代艺术呈现的观念性来体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可见他是不依赖于自己以往的创作模式的,所以他能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呈现。
《时光记忆-2》 65×80cm 2014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